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施工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要求和竣工资料编制要求,保障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
本文件适用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施工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897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5163一2018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15618一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5776-2016 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2015森林抚育规程
GB/T16453.1—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B50201—2012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一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924—201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CJJ 82-201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5148--201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DZ/T 0219—200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 0221—200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DZ/T 0287—2015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HJ 2005——2010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4——2020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JGJ 190—2010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T10—20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 98—-20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 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NY/T 395--2012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SL252—2017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60—2014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TD/T1012—2016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DB41/T1836一2019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41/T2112—2021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数据库建设与空间制图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等相关专项规划,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提升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应能力的全面增强,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对受损、退化、服务功能下降的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过程和活动。
3.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为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而对灾害体进行整治、对致灾地质作用进行预防和控制的活动及所形成的实体。
3.3矿山生态修复
重点针对矿业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促进措施,恢复和提升矿山生态功能,实现资源循环可持续利用。
3.4挡土墙工程
抵抗土压力和下滑力的砌石或混凝土墙工程。
3.5边坡防护工程
在坡面稳定的前提下维护坡面形态的一种工程措施。
3.6土地整治
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功能需要,对未利用、不合理利用、损毁和退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的活动。它是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修复的统称。
[来源:TD/T1012——2016,3.1]
3.7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
重点针对流域清水产流机制破坏、水量调控能力低、水系不连通、水质不达标、水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强化源头控制、过程阻控、末端治理等多个环节的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采取一系列生态工程措施,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营造多样性生物生存环境,统筹推进流域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提升重要水源地和江河湖泊生态功能。
3.8森林生态保护修复
重点针对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林地破碎化、森林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栖息地及生境破坏、林分结构单一及生产力低下,以及调节气候、涵养水分、保育土壤等生态功能降低问题,采取森林生态工程等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森林群落结构和健康水平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
3.9湿地生态保护修复
重点针对天然湿地面积萎缩,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等问题,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污染清理、地形地貌修复、自然湿地岸线维护、湿地有害生物防治、完善湿地监测网络等手段,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4 总则
4.1为指导和规范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做到保护环境、安全适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制定本文件。
4.2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施工应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和生态功能的完整性,以自然修复为主,保护保育和生态修复为主要手段,保证项目实施后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检验制度和考评制度。
4.4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施工涵盖地质灾害治理、矿山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与土壤污染修复、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森林与草地生态保护修复、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
DB41T 2110-2021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