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和验收标准等技术内容。
1.2本标准适用于广东地区采石场生态恢复T程。
1.3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6722-2003 爆破安全规程
GB50203-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S0204一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0—2002 建筑边坡T程技术规范
GB/T 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
CJ/T24—1999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CJJ/T82-99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Z/T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LY/T 1228-1999 森林土壤全氮的测定
LY/T 1232—1999森林土壤全磷的测定
LY/T 1234一1999 森林土壤全钾的测定
LY/T1237—1999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氢比的计算
I.Y/T1239—1999 森林土壤pL值的测定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生态恢复ecologicalrestoration
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恢复的过程。
3.2坡比 slope ratio
边坡起止点的高度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
3.3喷播 spray-seeding
利用特定机械将植物种子、基质和水的混合物喷布于基床表面的工程方法。
3.4客土 soil dressing
将植物栽植地点外部适合于植物种植的土壤,用特定的方法移人植物栽植地点,用以创造更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
3.5客土喷播 soil dressed spray-seeding
运用喷播机械将植物种子和客土与土壤改良剂、粘结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物依特定工序加水后喷射到坡面上,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连续的、能够保障植物生长的基质层的工程方法。
3.6植生岛vegetation island
通过工程方法或利用微地形,在坡体局部创造能够固定厚层基质的植物种植和生长空间。
3.7锚杆 anchor bar
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
3.8基质 culture medium
能够保障植物正常生长的材料的混合物。
3.9植被覆盖度plant coverage
植物活体在坡面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占需要绿化的坡面总面积的百分比。
3.10目标植物群落 target plant community
根据设定的目标,在采石场生态恢复过程的不同阶段建成的植物群落。
3.11森林型植物群落forest
以乔木为主体的、郁闭度达到0.7以上的植被类型。
3.12灌草型植物群落 shrub-herb community
灌木植物种的盖度大于50%,以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为主体的植被类型。
3.13草灌型植物群落 herb-shrub community
草本植物种的盖度大于50%、灌木植物种的盖度小于50%,以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为主体的植被类型。
3.14外来生态入侵种alien invasive species
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被引人到自然分布区外,在自然分布区外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对引人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影响或破坏的物种。
3.15乡土(化)植物 native plant(naturalizing plant)
原产于本地区的植物,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生长良好且能与本地植物形成共生稳定群落的一类植物。
3.16坡率法 slope ratio method
通过调整、控制边坡坡率和采取构造措施保证边坡稳定的边坡治理方法。
3.17台阶法 step method
又称为阶梯法。该技术方法将开采面设计成阶梯形、在每一阶梯平台上覆土并栽植乔灌木或上攀下垂植物、植物长大后,整个开采面将全部被遮盖、从而达到采石立面复绿的效果。
3.18植生岛法 vegetation island method
该技术方法通过工程方法(如燕巢法、种植槽法、挂笼砖技术等)或利用原有微地形,在坡体局部创造能够固定厚层基质的植物种植和生长空间,栽植各种植物、从而达到采石场复绿的目的。
3.19景观再造法 landscape regeneration method
该技术方法在用各种方法对采石场复绿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旅游或生态教育等的需要、利用采石场特有的环境条件、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景观设计和改造,从而达到采石场生态恢复的目的。
3.20采石平面迹地 quarry plane area
采石场区域内除开采面以外,由于采石活动产生的坡度小于15°的废弃地。包括排土场、运输石材用的道路和碎石贮运平台等。
3.21隐蔽工程 covert engineering
在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完工后,由于植物或客土基质的覆盖而无法看到的工程项目。
3.22针刺法stick method
用较尖的物体插人客土基质,通过测量插人的深度得出基质厚度的方法。
3.23侵蚀沟 erosive gully
由于降水的冲蚀在坡面造成水土流失所留下的肉眼可识别的沟状的痕迹。
DB44T 500-2008 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