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回复: 0

DB21T 2523-2015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程

[复制链接]

45

主题

1

回帖

23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
发表于 2025-6-14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范围
规程中规定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治理中的有关术语、定义、原则、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评估、治理、验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提供依据。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矿山、生产矿山、闭坑矿山等各类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7-1990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 5084-2005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2006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1607-19899渔业水质标准
GB 12329-90岩溶地质术语
GB 12941-91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 50188-1993B村镇规划标准
GB 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T 5224-2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DL/T 5148-201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DZ 0240-200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 0133-1993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DZ/T 0219-200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 0221-200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DZ/T 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DZ/T 0239-2004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
HJ/T 164-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JGJ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DB21/T2019-2012矿山及其他工程破损山体植被恢复技术
DB45/T701-2010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号土地复垦规定
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释义
煤行管字[2000]第81号文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0号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
矿山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治理规划设计规范(试行)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
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注:下面所述的地质灾害均指矿区的地质灾害。
3.1 矿山地质环境 environment of mine
采矿活动所影响到的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客观地质体。[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3.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mine
受采矿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的现象。主要包括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3.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mine
按照一定的指标要求和技术方法,定性或定量地评价和估算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3.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the Project of mining geo-environmental integrated renovation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的方案。[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3.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the Project of mining geo-environmental integrated renovation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的方案。[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3.5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mining ge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对主要矿山地质环境要素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的时空动态变化的观测。[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3.6 含水层破坏 aquifer breakage
含水层结构改变、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或疏干、水质恶化等现象。[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3.7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landforms and landscape devastion
因矿山建设与采矿活动而改变原有的地形条件与地貌特征,造成土地毁坏、山体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等现象。[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3.8 崩塌rock fall
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者过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释义]
3.9 滑坡 landslide
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释义]
3.10 泥石流 debris flow
是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释义]
3.11 岩溶塌陷 karst breakdown survey
在岩溶地区,由于下部岩体中的洞穴扩大而导致顶板岩体的塌落;或上覆土层中的土洞顶板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失去平衡产生下沉或塌落的通称。[GB12329一90岩溶地质术语]
3.12 地裂缝 ground fissure
是指在一定地质自然环境下,由于自然或者人为因素,地表岩土体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释义]
3.13 地面塌陷 ground surface collapse
是指地表岩体或者土体受自然作用或者人为活动影响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而造成灾害的现象或者过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释义]
3.14 采空区地面沉陷 mining goaf subsidence
由于地下采掘形成采空区,造成采空区上方一定范围内地质条件改变而诱发一定范围内的地表高程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不断降低的一种地质现象。[DB45/T701-2010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
3.15 软弱结构面 plane of weakness
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含泥或岩屑等结合程度很差、抗剪强度极低的结构面。[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3.16 锚杆(索) anchor bolt
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度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3.17 格枸锚固 frame anchor
利用浆砌块石、现浇钢筋砼或预制预应力砼进行坡面防护,并采用锚杆或锚索固定的一种护坡抗滑的综合防护措施。[矿山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治理规划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3.18 护坡工程 slope protection project
在坡面稳定的前提下维护坡面形态的一种工程措施。[矿山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治理规划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3.19 排水工程 drainage engineering
是控制地表和地下径流的引水和截水工程,减少地表水流的能量和地下水对边坡的影响,从而达到稳定边坡和防治泥石流的目的。[DB45/T701-2010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
3.20 抗滑桩 slide-resistant pile
用于抵抗边坡或斜坡岩土体滑动而设置的横向受力桩。[DB45/T701-2010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
3.21 拦砂坝 silt-trap dam
泥石流防治中的一种骨干工程,是一种修建在泥石流形成区中下游或流通区内的拦截泥石流固体物质的永久性工程。[DB45/T701-2010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
3.22 格栅坝 grizzly dam
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浆砌石、型钢等为材料,将坝体做成横向或竖向格栅,或做成平面、立面网格,或做成整体格架结构的透水型拦砂坝称为格栅坝。[DB45/T701-2010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
3.23 排导槽 drain and guide ditch
通过人工修建或改造的沟道引导泥石流顺畅通过防护区(段)排向下游的工程。[DB45/T701-2010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医复要求与验收规范]
3.24 固结灌浆 consolidation grouting
将浆液灌入岩体裂隙或破碎带,以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灌浆工程。[DL/T5148-201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3.25 帷幕灌浆 curtain grouting
将浆液灌入岩体或土层的裂隙、孔隙,形成连续的阻水幕,以减小渗流量和降低渗透压力的灌浆工程。[DL/T5148-201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3.26 矿山公园 mining park
以展示人类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进行科学考察与科学知识普及的特点的空间地域。[DB45/T701-2010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
4总则
4.1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主要对象是: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4.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消除和防治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矿山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影响区域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含水层破坏,预防和治理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4.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原则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因地制宜,边开采边治理”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
4.4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通过调查、监测和科学的治理措施,使矿山地质环境达到与周围环境相适宜,与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土地利用、旅游发展规划相吻合。
4.5对处于不同开采阶段的矿山,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和问题的调查、勘查和监测,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影响评估、恢复治理分区。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保护以及植被恢复相结合的防治措施,有效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4.6新建、扩建矿山主要对新的开发活动可能诱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保护治理措施;已生产的矿山,主要对已经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评估和治理;对于闭坑矿山应进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和恢复治理,达到相应标准。
4.7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地域范围,不仅限于矿山开采区,还应包括受矿业活动影响的地区。

DB21T 2523-2015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程

DB21T 2523-2015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程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如果我们的过错逃过了惩罚,又何必抱怨美得没有得到奖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飞之梦技术笔记 ( 鲁ICP备2024087606号-1 )

GMT+8, 2025-7-15 06:27 , Processed in 0.10155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